服务流程

遗传性共济失调

遗传性共济失调(hereditary ataxia, HA)是一大类具有高度临床和遗传异质性、病死率和病残率较高的遗传性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约占神经系统遗传性疾病的10%~15%。HA多于20~40岁发病,但也有婴幼儿及老年发病者,临床上以共济运动障碍为主要特征,可伴有复杂的神经系统损害,如锥体束、锥体外系、大脑皮质、脊髓、脑神经、脊神经、自主神经等症状,亦可伴有非神经系统表现如心脏病变、内分泌代谢异常、骨骼畸形、皮肤病变等。按遗传方式分类,HA可分为: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小脑性共济失调(autosomal dominantcerebellar ataxia, ADCA),包括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spinocerebellar ataxia, SCA)和发作性共济失调 (episodic ataxia, EA);②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小脑性共济失调(autosomalrecessive cerebellar ataxia, ARCA),包括以共济失调为主要特征的类型,如FRDA、AT等,和以其他临床表现为主要特征同时伴有共济失调的类型,如Joubert综合征;③X连锁小脑性共济失调以及④线粒体遗传小脑性共济失调。

在欧洲,ADCA的患病率为(1-3)/10万。RCA中最常见的Friedreich 型(Friedreich ataxia,FRDA)患病率为(3-4)/10万。HA的遗传方式以常染色体显性遗传(autosomal dominant,AD)为主,部分可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autosomalrecessive,AR),极少数为x-连锁遗传(X-linked)和线粒体遗传(mitochondrial);散发病例亦不少见。目前ADCA致病基因位点已发现约45个,主要包括由致病基因编码区三核苷酸异常重复扩展突变导致的亚型、致病基因非编码区三核苷酸或多核苷酸异常重复扩展突变导致的亚型、致病基因编码区非核苷酸异常重复扩展突变(点突变、插入/缺失突变等)导致的亚型等。ARCA致病基因位点已发现约70个,主要由致病基因内含子三核苷酸重复突变、致病基因编码区点突变、插入/缺失突变、拷贝数变异等所致。尽管HA很多致病基因已明确,但具体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近年来,选择性神经元损伤的机制日渐明确。迄今为止,对于遗传性共济失调仍无特殊有效的治疗方法,对HA的根本性治疗在于对患者进行基因诊断,根据HA患者的患病类型进行支持和对症治疗。该类疾病的预防重点在于遗传咨询,产前诊断或胚胎植入前诊断是目前有效控制发病的最佳手段。


检测项目

遗传性共济失调(靶向测序)

目前遗传性共济失调包括ADCA、ARCA以及X连锁型患者均能够检测到基因变异,与HA易感或致病相关的基因包括FXN、TTPA、FTMT、MIPEP、CACNA1A、SLC25A46 、HEXB 、MKKS 、MAG 、TACO1等。中翰金诺医学检验所通过对数据库、文献检索收集整理了与HA相关的致病基因,并对其测序,通过生物信息分析对这些基因信息进行解读,为寻找HA致病原因提供依据。

 

项目名称:遗传性共济失调(靶向测序)

项目编号:1040012

检测方法:NGS

检测内容:300+个基因

样本要求:受检者EDTA抗凝全血2ml + 受检者父母EDTA抗凝全血各2ml

检测周期:35个工作日

项目收费:请询价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遗传学组. 遗传性共济失调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J].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5, 48(6):459-463.

2.     chulz J B, Boesch S, Bürk K, et 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Friedreich ataxia: a European perspective[J]. Nature Reviews Neurology, 2009, 5(4):222-34.

3.     Durr A. Autosomal dominant cerebellar ataxias: polyglutamine expansions and beyond.[J]. Lancet Neurology, 2010, 9(9):88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