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流程

遗传性耳聋

耳聋是导致交流障碍最常见的疾病,大多数发病都与遗传有关。在所有耳聋患者中,遗传性耳聋约占1/2,遗传性耳聋可分为综合征型耳聋(syndromichearing impairment,SHI)和非综合征型耳聋(non-syndromichearing impairment,NSHI)。SHI 除了耳聋,还有眼、骨、肾、皮肤等其他病变,NSHI 仅有耳聋。学语前耳聋发病率为1 /1000,约半数是遗传所致,其中70% 是NSHI,30% 是SHI。

自2003年开始的全国范围的聋病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显示GJB2、SLC26A4,线粒体DNA 12SrRNA(A1555G和C1494T突变)是导致我国大部分遗传性耳聋患者发病的三个最常见的基因,其中21%的患者带有GJB2 突变,14.5%的患者带有SLC26A4 突变,3.8% 的患者带有线粒体DNA12SrRNA A1555G 突变,0.6%的患者带有线粒体DNA 12SrRNA C1494T突变。

GJB2 基因定位于人类的染色体13q11-q12,全长4804bp,有两个外显子,一个内含子,其编码区位于exon2,编码缝隙连接蛋白26(connexin 26,cx26)。GJB2 在耳蜗中高表达,其突变可影响内耳缝隙连接,致使钾离子不能回流到内淋巴液,最终导致耳聋。GJB2 基因有多种突变方式可导致NSHI,在我国以235delC 纯合突变最为常见。大约50%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NSHI患者带有GJB2基因突变。有研究表明,GJB2 基因突变导致的耳聋患者耳蜗听神经正常,即使为重度耳聋也可移植电子耳蜗恢复听力。SLC26A4 基因编码Pendrin为其突变导致外显子剪切位点异常或关键氨基酸发生置换等,影响Pendrin蛋白的合成和功能。它的突变不仅可引起SHI:Pendred综合征(临床表现为甲状腺肿大和耳聋),也可引起NSHI: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EVAS)。我国EVAS患者中SLC26A4 基因突变的检出率达到了97%。其病因是联系颅腔和内耳的通道发生异常肿大,任何可引起颅内压变化的因素,如感冒、碰撞等,均可使患者听力下降。线粒体DNA12SrRNA 基因突变后表现为患者机体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异常敏感,氨基糖苷类药物进入耳蜗和前庭后积累,与12SrRNA 的结合最终导致细胞的损伤、凋亡,进而影响听力。线粒体DNA 12SrRNA 基因突变可通过母亲传给后代,后代中只有女性可将其继续传给下一代。

遗传性耳聋的基因检测可有效地明确病因:若常见耳聋基因突变未检出,则患者耳聋可能为非遗传因素导致,如孕妇妊娠期受病毒感染、分娩时受伤等,但不能排除其他基因突变的可能,需进一步进行家系调查,防止漏诊。通过耳聋基因检测,明确了耳聋患者或耳聋基因携带者的基因型及突变位点,并以此为依据分析了生育耳聋患儿的风险,对受检者进行了婚配、生育指导。


检测项目

A.   遗传性耳聋筛查(9个位点)

项目编号:1070005

检测方法:芯片

检测范围:GJB2、SLC26A4,12SrRNA,GJB3的9个位点

检测内容:SNV

样本要求:受检者EDTA抗凝全血2ml+受检者父母EDTA抗凝全血各2ml

检测周期:5个工作日

项目收费:请询价

 

B.   遗传性耳聋4基因筛查-靶向测序

项目编号:1070007

检测方法:下一代测序(NGS)

检测范围:GJB2、SLC26A4,12SrRNA,GJB3基因编码区

检测内容:SNV

样本要求:受检者EDTA抗凝全血2ml+受检者父母EDTA抗凝全血各2ml

检测周期:35个工作日

项目收费:请询价